外国语学院简介
外国语学院是以培养复合型专业外语人才和外语类师范人才为主要任务的教学研究型学院。学院现拥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点、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俄语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学院多语种专业特色突出且拥有全国首家德语师范专业,其中俄语专业和英语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西班牙语专业入选北京市级一流专业,俄语专业和西班牙语专业还是国家级特色专业;英语专业为市级特色专业;英语(师范)专业为市级品牌专业;日语专业为校级特色专业;法语专业为校级特色建设立项专业。2021年学院获批双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自2022年开始世界史+外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日语)双学位专业面向北京市试点招生。
外国语学院师资队伍雄厚,目前现有专任教师136人,其中外籍教师13人。博士生导师8人,教授14人,副教授45人,约三分之一的教师在国外名校获得学位。专业教师中有6人担任过教育部专业指导委员会各分委会委员,其中2人为副主任委员,有3人担任全国性学术团体的会长、副会长和秘书长。
学院办学规模和办学水平在国内综合大学中名列前茅,已形成从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到博士后,全日制、成人教育、留学生入系教育等全方位、多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学院每年招收本科新生共300人左右。除主修专业外,还为本学院和全校学生开设了应用英语、日语辅修专业,学生可获得相应的辅修本、专科专业学位证书。近年来,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积极改革,依靠学校历史、文学、音乐、美术等优势学科和专业,打造以“文学、历史、艺术”为核心,以精通对象国语言和文化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我院的人才培养特色。目前学院和历史学院世界史专业合作,培养外语(英语、日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世界史的双学位复合型人才。面向全体大一新生开设“大师课”,由著名世界史专家晏绍祥教授讲授《简明世界通史》课程,著名俄罗斯文学专家、翻译家、俄罗斯友谊勋章获得者刘文飞教授开设《外国文学经典导读》课。未来学院还将与文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合作,开设更多的人文素养课程。今年,学院还将申报“外语+国际中文教育”双学士学位项目。同时,学院正积极与国外大学合作,探索本硕连读的联合培养模式。
学院办学条件优越,拥有市级示范中心和实践基地,同时与中国外文局、中央电视台、国际广播电台,五洲传播中心、外研社、中译语通等机构保持密切合作,为学生提供经常性的实习实践机会。学院与英、美、德、法、俄、西、日以及拉美国家30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与相关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有稳定联系,其中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的学生可在多个国家间申报,所有学生均可在多个国际项目中选择,每年到国外合作校交换学习的本科生有100余人,研究生近半数都能出国学习,个别专业接近100%。
学院依托学校师范类教育的优秀平台,提供高水平的外语师范类专业,包括英语和德语,学生在学习外语的同时修读相关师范类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等,并提供给学生丰富的教学实践机会,德语师范专业也有与德国师范类学校合作培养的机会。
学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专业类比赛和实习,在实践中提高理论,学生在外语类演讲比赛、辩论比赛以及教学基本功大赛等大型赛事上均取得优异成果。
学院每年招收学历继续教育学生100人左右。学生在学校规定年限内,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达到学校规定要求的,经审核合格后,方可获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
外国语学院学历继续教育共有3个专业,含专升本和高起本2个层次,即:日语(专升本)、英语(专升本)、英语(基础教育师资)(专升本)和日语(高起本)。外院各专业的负责人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认真制定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按照培养方案安排教学。
外国语学院学历继续教育的教育教学环节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人是学院党委书记李灵和行政副院长刘营。日语专业教育教学环节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人是日语系主任孔繁志和日语系党支部书记刘健,英语专业教育教学环节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人是英文系主任范岭梅和英文系教研室主任朱瑞党,英语(基础教育师资)专业教育教学环节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人是英教系主任曲春红。
外国语学院学历继续教育教师由本院在职教师、外聘在读博士、外聘高校教师和本院在读硕士组成。专升本各专业的教学工作全部由本院教师或外聘高校教师或外聘在读博士承担(英语专业的第二外语课程除外)。
外国语学院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情况
高起本:日语
学院网址:https://waiyuan.cnu.edu.cn/
咨询电话:68901859